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技术服务
技术中心
生物学堂
联系我们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技术服务
技术中心
生物学堂
联系我们
助力健康
发掘疾病靶点
新使生物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强大的工具
Mol Cell | 杨运桂团队点评:YTHDF2在翻译中的新作用
06-24
导读在本期Molecular Cell杂志中,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Ping Yi团队发现了一种由YTHDF2协调的卵巢癌中新型的翻译起始机制,从根本上重塑了大家对其功能多样性和治疗意义的认识,并为克服卵巢癌化疗耐药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。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文献解读2025年6月19日,中国科学院北京...
Nat Neurosci | Ribo-seq应用:神经元衰老导致剪接蛋白错位与细胞应激失控
06-20
导读人口快速老龄化,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、帕金森和ALS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,成为重要公共卫生挑战。这些疾病导致神经元功能衰退,症状严重且治疗成本高,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。虽然研究学者发现了一些相关生物标志物,但大多数病例无家族史或明确致病突变,且症状多晚发,表明衰老是关键...
Mol Cell | Ribo-seq应用:YTHDF2蛋白揭秘——癌细胞翻译加速器与化疗抗性的幕后推手
06-17
导读N6-甲基腺苷(m6A)是一种可逆的RNA表观遗传修饰,由METTL3/14、WTAP等甲基转移酶和FTO、ALKBH5等去甲基酶调控,参与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。m6A识别蛋白如YTHDF1-3可调控RNA的加工、翻译与降解,YTHDF1促进翻译,YTHDF2介导降解,YTHDF3则协调两者功能...
今日直播 | Pascale Cossart教授《从毒力调节到抗药性机制: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中RNA介导调控的多重角色》
06-13
会议介绍新使生物作为广州RNA club的受邀赞助商,积极支持和转发会议。新使生物视频号将于6月13日下午16:00同步直播Pascale Cossart教授《从毒力调节到抗药性机制: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中RNA介导调控的多重角色》的精彩报告。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(Listeria monocytogenes,以下简称李斯特菌...
NC | Polysome profiling应用:翻译抑制外源靶RNA介导的microRNA降解
06-09
导读微小RNA(miRNA)是一类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。它们通过AGO蛋白结合,主要依靠种子序列与靶mRNA结合,抑制其翻译并促进降解。miRNA通常较为稳定,因为AGO保护其免受核糖核酸酶降解,半衰期可达数天。但部分miRNA因与靶RNA的3′端形成广泛配对,导致快速降解,...
Nat Microbiol | Polysome profiling应用:宿主和病毒mRNA的不同非经典翻译起始方式
06-06
导读多数病毒通过抑制宿主蛋白质合成(shutoff)来削弱免疫反应,并优先利用核糖体翻译病毒mRNA。除调控mRNA生成与稳定外,病毒也可通过干扰宿主翻译起始机制实现选择性关闭。大多数宿主mRNA依赖帽结构及多个起始因子(如eIF4F、eIF3)进行翻译,eIF3可同时结合40S核糖体、mRNA及e...
综述 | 白血病代谢与疾病进展的翻译调控
06-03
导读急性髓性白血病(AML)是一种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,其五年死亡率高达70%。接受强化化疗的成人患者中约有一半会复发,而靶向治疗的疗效通常难以持久。信号通路中常见的突变,如FLT3酪氨酸激酶和RAS,导致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(mTORC1)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(MAPK)信号失调,...
今日会议直播 | 杨建益教授,王文恺研究员《AI赋能RNA结构预测》
05-30
新使生物作为广州RNA club的受邀赞助商,积极支持和转发会议。新使生物视频号将于5月30日下午19:30同步直播杨建益教授,王文恺研究员《AI赋能RNA结构预测》。摘要与蛋白质类似,为了执行转录、翻译等生物学功能,tRNA、rRNA等大量非编码RNA往往折叠成空间三维结构。然而,与蛋白结构相...
Cell Rep | 当m6A遇上APC翻译:解锁神经轴突生长的新钥匙
05-27
导读亚细胞水平的mRNA定位和局部翻译在空间上调控基因表达,多见于神经元这类极化细胞。大量mRNA被运输至轴突和树突远端,其局部翻译支持神经元发育,生长锥中的翻译可促进细胞骨架重塑,指导轴突生长。神经元中mRNA分布依赖无膜的RNP颗粒,这些颗粒通过mRNA的顺式元件与RNA结合蛋白...
Sci Adv | Ribo-seq应用:免疫肽组学挖掘肿瘤新生抗原用于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
05-23
导读新抗原介导的癌症免疫疗法(如T细胞疗法和疫苗)通过识别HLA呈递的抗原,激活CD8⁺细胞毒性T细胞以清除肿瘤。目前新表位多来源于癌症基因组中的非同义突变,但“冷”肿瘤突变少、表位稀缺,缺乏有效靶点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,免疫原性表位也可来自非编码区的潜在翻译产物及非典型翻译,如UT...
«
1
2
3
4
5
6
7
8
...
13
14
»